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
将于10月16日至19日
在福州举办!
发布会现场
记者从2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将于10月16日至19日在福建福州举办。
本届大会以“福海扬帆 绿动领航”为年度主题,旨在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共筑航海装备可持续发展生态。大会立足国家战略和福建优势,围绕航海装备热点领域,聚焦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经贸对接、成果转化,进一步助力航海装备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往届资料图
大会按照“1+4+13”总体框架,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福建省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回顾与展望等4项活动及13场分论坛,并同期举办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等系列活动,首次举办2025年国际海事组织可持续海事创新研讨会、海洋产业融合创新大赛等活动,全方位展示世界航海装备发展的前沿成果和重大成就。
大会已邀请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约800名嘉宾参会,其中外宾230余人。外国政府官员、国际组织和机构负责人、重点企业代表、权威专家学者等一批重量级嘉宾将参会,发布权威报告,开展交流研讨,为大会带来前沿观点与深度合作机遇。
按照“办出影响、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办出实效”的要求,福建省认真做好大会各项筹备工作,省市积极联动,确保大会继续朝着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方向迈进。目前,大会筹备工作总体进展顺利。
今年大会将首次举办中国—东盟海洋产业合作发展圆桌会等3场国际性会议,继续举办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海洋气候变化与高质量发展论坛,聚焦海洋领域未来趋势与关键核心技术等全球性议题,组织深入研讨,深化交流合作。
大会注重打造专业平台。今年大会进一步突出自然科学领域专业性国际会议属性,首次设立主宾高校和主宾院所,已邀请哈尔滨工程大学等19家高校、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41个科研机构参会参展,组织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活动,策划举办25场自然科学领域的专业论坛和研讨会。涉海院校和科研机构作为我国海洋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构建了从认知海洋、探测海洋到经略海洋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将为今年大会导入更多专业资源,有效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今年大会将组织招商路演、重大项目推介等产业对接活动,举办福建省海洋经济产业合作创新发展大会,争取推动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海洋经济大项目、好项目落地。为深化区域协同,今年大会还邀请了海洋装备制造强省江苏省作为主宾省,策划系列展览展示和创新成果交流活动,进一步汇聚海洋经济发展合力。
大会将聚焦全产业链,首次设立海洋科创“五链融合”推进活动等系列海洋科创赛事,邀请更多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与专业服务机构共同参与,促成资本与项目有效嫁接,推动形成资源协同、合作共赢的海洋装备产业生态圈。
在品牌提升上,今年大会将有27个国际组织、18家世界500强和58家国际品牌企业,以及6个国家船级社参会参展,将进一步提升大会国际认知度和影响力。沿海内河船舶、智慧渔业、海上风电、海洋经济、国际船艇等5个品牌论坛持续举办,聚焦打造专业领域高端对话平台和行业风向标,反哺和提升大会品牌价值。
往届资料图
本次大会还将立足全省海洋产业发展视角,高水平筹办“福建省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回顾与展望”活动,全面总结展示福州、厦门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创新成果,以及“海上福建”发展成就,并精心组织融入福建特色和海洋文化的参访交流,推动形成更多合作共识与项目成果,在更大范围内打响“海上福建”品牌。
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福建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造船、动力电池等产业优势和应用场景优势,在全国率先谋划推动电动船舶产业发展,促进船舶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工信部等五部委将我省列入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先行先试地区。据中国船级社统计,到2025年6月,我省已建、在建电动船舶数量占全国34.5%。
福建省工信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施惠财介绍表示,下一步,省工信厅将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电动福建”建设工作部署,加强政策支持、研发攻关、产业培育、典型示范、标准引领和配套保障,形成电动船舶装备谱系化供给能力,指导推动电动船舶产业链企业拓展省外、海外市场,巩固提升电动船舶全产业链优势,促进电动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东南网、人民网、福建发布
来源:东南网、人民网、福建发布